我们来到白洋淀边,弃岸登舟,船慢慢向淀中划去。小船在微波粼粼的水面上越划越快。站在船头,我们放眼远眺,乐在心头。水面渐渐宽了,右边芦苇又高又密,望不到边,风一吹,起伏如海浪,飒飒似松涛。我迎着凉风环视水面,奇异景色,目不暇接,真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进入淀中,又是一番景色。碧绿的荷叶连成一片,荷梗挺立,梗上的大莲花艳丽多姿,相互比美。船在花间行,人在画中游。淀水清澈见底,水中飘着各种水草,有的像毛茸茸的小球,有的像蜈蚣,有的像枝杈繁多的小树……宽阔的水面一望无际,成群的白鹅用它那红掌拨着碧水,欢快地游在水面上,与远处的绿苇粉荷相映,简直美极了。放鸭人摇船持竿,慢悠悠地随鸭群过后,留下一道道人字形水纹,水纹相交,激起小浪,好久才平静下来。我们简直是置身于一幅美妙的风景画之中。
这时,远处传来阵阵渔歌,水面漂来几叶小舟,看着渔人那喜悦神色,大概又是满载而归了。
国庆期间,我在北京与中华美食365网创始人,探讨民俗文化与地方美食连锁经营的模式,如何抢救中华老字号传统美食。我们共同走进我国海河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白洋淀位于河北中部。大小湖泊有143个,占地336平方千米。那里水产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并以大面积的芦苇和千亩连片的荷花而闻名,有“华北明珠”之称。
白洋淀的风味小吃极为丰富,其中一种是玉米面饼子炖杂鱼。说起这道菜的渊源可不小,它还有个雅致的名字叫做“半蒸半煮”,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
原来,乾隆曾在白洋淀围猎时遇到大风,龙船翻沉,乾隆落水,被青年渔民李登龙救上岸来。待到乾隆惊魂待定后,才感到腹内空空,饥肠辘辘。随行官员让李登龙准备饭菜,可李家连碗白面都没有。母子俩发了半天愁,也想不出好饭菜,只能做顿地地道道的渔家饭——玉米面饼子炖杂鱼。
半蒸半煮炖杂鱼,是白洋淀的一道名菜。
李登龙小心翼翼地端上饭菜后,心里忐忑不安,深恐乾隆皇帝怪罪下来,可谁知乾隆大开胃口,吃得连连夸赞。乾隆看这饭菜一半金黄一半酱色,一半鱼一半嘎渣儿,兴致勃勃地问身边的大臣:“朕从来没吃过这么有滋味的饭菜,这叫什么?”一个伶俐的臣子灵机一动回答道:“启禀皇上,这叫‘半蒸半煮’。”
乾隆龙颜大悦,想把李登龙带回皇宫,可是李登龙婉言谢绝,说到:“登龙家有老母,靠打鱼为生,不愿离开白洋淀。”乾隆无奈,只得重赏了李登龙。
去白洋淀赏荷花、吃炖杂鱼,是很多游客的最爱。
要知道,这玉米面饼子炖杂鱼做起来也是有些讲究的。鱼要活蹦乱跳的,下锅佐料要齐全,就连垫锅底的咸菜也得切成极细的丝,玉米面也要新磨的。炖上鱼后,锅要烧热,然后将饼子半截放在鱼汤上面,半截探入鱼汤中。这样,饼子吃起来既有新玉米面的粮香,又有鱼的美味。再加上靠锅的一面有脆生生的嘎渣儿,确实让人大开胃口。
据说,乾隆回宫后,对此菜念念不忘,还曾派专人专车接登龙母子进京,再做这道“半蒸半煮”。于是,“玉米饼子炖杂鱼”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在战争时期水上游击队的故事脍炙人口。白洋淀全国人民无人不晓。白洋淀是抗日小英雄张嘎的故乡。所以我忍不住想去看看。
在河道两边都有芦苇,因此这条河叫芦苇荡。芦苇荡的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小虾都能看见,那芦苇的倒影印在了湖面上,小鱼认为是水草,在下面遮阴。河面上还有来来往往的船,一些是来打鱼的,一些是来旅游的。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其中以白洋淀较大,总称白洋淀。面积366平方千米。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白洋淀由堤防围护,淀内壕沟纵横,河淀相通,田园交错,水村掩映。素有华北明珠之称、亦有“北国江南、北地西湖”之誉。2007年,保定市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白洋淀最著名的就是“水上飞将军”的雁翎队,当年,雁翎队的队员出没在芦苇丛中,神出鬼没,截获敌人的物资和军火,这是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队伍,也是白洋淀不可忽视的抗战历史,而且还有话剧表演,只是看得人非常多,得找个好点的位置才行。白洋淀还有享誉全国的全鱼宴、诗情画意的荷花鱼宴,还有全鸭宴、河蟹、虾、野鸭藕、莲子粥等等,绝对是吃货们必点的美食。
白洋淀有三大美丽的地方:一·荷花园,二·嘎子村,三·雁翎队纪念馆
一·荷花园
一进入荷花园,就闻见了荷花的清香,有一句诗说:“白洋五日看回花,馥馥芳入梦来,”这是明代诗人鹿善继写的。荷花园有216种荷花,名贵品种有156种,野生品种有60种。共有2688朵,是我国最大的荷花园。还栽种了156种中外珍奇品种。有五区四园三港二滩一山。荷花园座落在芦苇从中。
二·嘎子村
在嘎子村口,小兵张嘎的塑像栩栩如生,他包着头,双目机警,下唇咬紧,右臂高扬。有趣的是小院的门牌上标有老钟叔家,罗金保家……夜晚,月光下荷塘朦胧,荷香醉人。一盏盏,一串串,荷灯相映成趣,如诗如画,在嘎子村看到抗日小英雄张嘎,更是倍感情切,动心动亲。
三·雁翎队纪念馆
雁翎队纪念馆记载着雁翎队的故事。抗日期间,在淀泊相连的白洋淀,有一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雁翎队。他们的英雄事迹很多,他们用团队精神和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敌人。
白洋淀让我留念忘返!
--
看!蓝天白云,衬着无边无际的淀水。一片片芦苇丛,一个个小岛,一块块蒲草地,如同天上星星点缀天空一样点缀着白洋淀的水,点缀在白洋淀人们的心里……
看着看着,我们问船工师傅,湖里为啥芦苇荡里有大树,他说是渔民的墓地,他们每天扑鱼,有先辈们保佑,同时,也是渔民的天然航标。这几年随着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建设,生态文明保护,我们要搬迁了,还白洋淀的真面目。不能再白洋淀里有生活垃圾的污染源。
来到淀边,我们的小船在微波粼粼的水面上越划越快。站在船头,我们放眼远眺,乐在心头。水面渐渐宽了,右边芦苇又高又密,望不到边,风一吹,起伏如海浪,飒飒似松涛。我迎着凉风环视水面,奇异景色,目不暇接,真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太阳已经西斜,阳光铺着的水面上金光万点,背阳的水面却是一片碧绿。我站在淀边的岸坡上,面对这美丽的晚景,不禁吟起白居易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回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阅读作家孙犁的白洋淀纪事。受益匪浅。当年的《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小说、散文选集,曾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包括作者从1939年到1950年所写的绝大部分短篇小说、散文、特写、通讯等,其中共收录短篇作品近百篇,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荷花淀》与《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作品。
我来到白洋淀,先坐船行走在芦苇丛中,随后可以去白洋淀荷花大观园,这两个是最热门景点,白洋淀游区分六大景区,即鸳鸯岛民俗文化景区、荷花观赏景区、生态游乐景区、休闲娱乐景区、码头观光景区、民俗村观光景区。
特别那个:抗战纪念馆位于荷花大观园景区内,可以全面地了解了白洋淀抗战的历史,尤其对当年活跃在白洋淀地区的水上抗日游击队印象深刻。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队伍。他们时而化装成渔民,巧端敌人岗楼;时而出没在敌人运送物资的航线上,截获敌人的军火物资;时而深入敌人的心脏,为民除掉通敌的汉奸;时而头顶荷叶,嘴衔苇管,隐蔽在芦苇丛中,伏击敌人保运船故事,至今,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烙印。